欢迎您的到来,我们专注于分享物业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最新动态。如果您对物业服务质量,物业管理制度、行业法规等话题感兴趣股票配资网-独家提供,欢迎您关注我。在这里,我们将一起探索和学习,共同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。期待您的加入!
物业费暴跌44%,万科突然撤场!千户小区陷入混乱,政府定价与市场成本矛盾爆发
“物业费从2.5元/月直降到1.4元/月,降幅44%,我们无法承受!”
7月31日,鄂州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一纸公告,让万科华彩城小区的业主们炸开了锅。公告宣布,由于物业费被强制下调,公司将在10月31日正式退出这个4000户的大型社区。
这不是孤例。短短一个月内,鄂州已有两家龙头物业企业宣布撤离。6月25日,中海物业因“长期亏损、垫资持续增长”宣告退出双创之星小区;如今,万科在鄂州的两个项目——华彩城与五彩城同时告急。
万科华彩城成为这轮冲突的暴风眼。2021年,万科物业与开发商签订合同时约定的物业费是2.5元/平方米/月。而今年鄂州出台新规,规定电梯房物业费最高不得超过1.4元/平方米/月。
“这几年最低工资翻倍了,小区能耗、物料、外包成本每年都在涨,按1.4元收费根本没法运行。”一位万科内部人士无奈地表示。公司曾试图通过业主大会重新议价,但因项目处于滚动交付状态,入住率不足,连召开业主大会的条件都不具备。
距离华彩城不远的万科五彩城,同样面临收费腰斩的困境。7月底,万科物业连发两份通知,一方面宣布自8月1日起暂按1.4元收费维持基础服务,另一方面紧急呼吁业主:60天内协商新价格,否则同样退场!
放眼全国,物业撤离潮已成行业现象:
1.4月,杭州万固珺府业委会要求物业费从2.8元降至2.2元,滨江物业直接退出谈判
2.同月,扬州文锦雅苑的雅生活服务因“财务亏损严重”撤场
3.5月,重庆花语佰骊的中铁建物业宣告终止服务
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5年物业主动退盘案例明显增加。“核心原因就是算不过账。”某上市物企人士一语道破天机。当政府指导价与市场成本严重倒挂,当业主“维权性欠费”成风,物业公司只能断臂求生。
更严峻的是退场后的“服务真空”。杭州万固珺府在滨江物业退出后紧急招标,却因投标物业不足三家而流标——没有企业愿接盘明显亏损的项目。
当政府定价与市场成本撕裂,物业公司究竟该如何破局?
1. 透明化成本结构,用数据说话
物业公司可详细公开各项成本:人力成本占比多少?公共能耗年增长多少?维修基金缺口多大?鄂州万科在公告中强调“最低工资翻倍、能耗物料连年上涨”,但若能展示具体运营账本,更能获得公众理解。
2. 建立阶梯式服务标准
提供“基础包+增值包”的菜单式服务。杭州有小区尝试将保洁频次、绿化等级、安保配置明码标价,业主可按需选择。既守住政府指导价底线,又通过增值服务弥补成本。
3. 科技降本提效
推广智能安防系统减少人力巡逻、用AI工单系统优化报修流程、建设集中管控中心实现“一人管多盘”。万物云在深圳某项目通过智慧化改造,在维持服务品质下降低人力成本15%。
4. 探索社区造血机制
南京部分小区由物业牵头运营社区食堂、快递驿站、养老托幼等便民服务,利润反哺物业费缺口。广州某小区将闲置空间改造成共享会议室对外出租,年增收超20万元。
这场物业费拉锯战里没有赢家。物业公司退场看似止损,实则损伤品牌;业主短期内少交了钱,却可能面临垃圾成堆、电梯停运的窘境;地方政府指导价本为惠民,却间接导致服务断档。
物业的本质是契约精神与等价交换。万科在鄂州五彩城的60天协商期提供了一种思路——用服务品质争取议价空间,而非直接弃盘。
正如一位资深物业经理所言:“降价永远比降服务容易,但降下去的服务最终会变成社区的伤疤。业主和物业从来不是对立的两方,让家园持续美好才是共同的底线。”
当行业寒冬降临,或许正是回归服务本质的契机——做好服务,才配谈价格。
(本文案例来源于公开报道,观点仅供参考。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!)
如果你认同本文观点,请点赞、在看、转发!
只有更多人关注,小区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!
关注我,了解更多的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!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